本报讯 7月25日,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对今年上半年我省民政重点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进行了介绍。省民政厅副厅长曾庆勇表示,今年以来,全省民政系统进一步加大民生保障力度,改进优化民政服务,全省民政事业扎实有序推进,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。
民生保障筑牢底线
今年以来,我省持续推进低保扩围增效,指导各地科学调整确定低保标准,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。加快推进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,实现对低收入人口的信息汇聚、常态监测、快速预警。打造“晋心救”一站式社会救助服务平台,实现救助业务“掌上办”“指尖办”。稳步推进“服务类社会救助”与“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”试点工作。
截至6月底,全省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为669元/人/月,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为555元/人/月。
社会组织提质增效
为提升社会组织管理服务水平,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,我省部署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,开展全省性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报、现场抽查检查和专项抽查审计工作。常态化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清理整治工作。部署开展2025年全省性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。加大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力度,全省查处非法社会组织24家,公布1批取缔劝散非法社会组织名单。截至目前,全省共登记社会组织19702家。
同时,做好社会事务管理工作,强化殡葬行业公益属性,推动殡葬基础设施建设,实现惠民殡葬政策全覆盖。印发《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暂行办法》,鼓励城乡居民采用节地生态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。贯彻落实新修订的《婚姻登记条例》,实现婚姻登记“全国通办”。
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,截至6月底,惠及26.6万名困难残疾人和48.69万名重度残疾人。部署启动“夏季送清凉”专项救助行动。
养老服务升级扩面
今年以来,我省相继开展新时代“三晋银龄行动”,举办“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·银龄阅读论坛”,组织广大老年志愿者发挥才智、服务社会,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。争取消费品“以旧换新”政策支持,开展2025年山西省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消费补贴“晋孝焕新”行动,做好老年人服务工作。
积极落实2025年省政府民生实事,城镇社区养老工程、区域养老服务中心、标准化社区食堂开工率均超过50%。全面落实高龄津贴普惠政策,持续强化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。推动落实养老服务扶持政策,社会力量投资养老积极性进一步提高。开展全省养老机构等级评定,以评促建提升服务水平。开展养老服务机构消防安全整治,强化机构安全管理。(李俊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