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:OK网络 手机版
当前位置: 首页 实时讯息

药店 “坐地起价 ”该如何破题?

阅读量:0 发布时间:2025-07-08 08:34:00

来源:台海网

“一款药物为何两种价格?”近日,来自重庆的邓女士在位于重庆铜梁区的一家药店购买三黄片(葵花),店员告知售价为18元一盒,结账时,邓女士掏出医保卡准备付款,收银员见状提醒她,刷医保个人账户比付现金贵,需要支付26元。这种“坐地起价”的行为,让参保人员颇为不满:“刷医保个人账户的话,药价高、不划算,毕竟个人账户里的钱也是自己的钱;不刷的话,那些钱就‘躺’在账户里,也失去了参保的意义,好像怎么选都吃亏。” (7月7日《工人日报》)

□贺成

造成如此尴尬现象,说起来也算情有可原,只是无论如何,医保个人账户的钱,都不能沦为“唐僧肉”。

说情有可原,诚如报道中的张先生猜测时所打的比方那样:全款买房之所以更有议价空间,是因为款项直接打到开发商账户,而如果贷款买房,开发商要等待银行批款,资金回流的压力较大,自然要抬高售价。同样,对药店来说,若刷医保个人账户买药,资金是否也延迟到账?

殊不知,专业人士给出的分析结果,竟然也与张先生的猜测如出一辙:参保人刷医保个人账户买药后,资金并非直接从患者个人账户流向药店,而是先进入医保经办系统,再由医保部门和药店进行结算。若存在统筹报销的部分,还需要药店先行垫付。根据各地政策,结算周期往往是一个月或一个季度。在提交结算申请时,药店需要提供相关数据和销售记录以备审核,还需支付约2%~3%的手续费。

但即便是这样,部分药店也不能将资金和时间成本分摊到药价上,毕竟这属于赤裸裸地转嫁成本,涉嫌价格欺诈,扰乱了药品市场的秩序,侵害了参保人的权益。

只是,破题一些医保定点零售药店“坐地起价”行为,从根本上维护参保人权益、防止医保基金被浪费,却不能只是对药店一番不地道的操作谴责了之,还需要相关部门敢于直面问题矛盾。

今年1月,国家医保局发布《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》,提出推进医保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,为定点医药机构运行持续注入流动资金。以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为支撑,在做好医保基金预付的同时,充分考虑定点医药机构需求和能力,2025年全国80%左右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结算,2026年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实现即时结算。

此举有望不断提高结算效率,缓解定点零售药店的资金压力,能否不折不扣执行,考验的是相关部门是否敢于直面问题矛盾。

在此基础上,再进一步强化对定点零售药店的日常管理,比如加大飞行检查力度,提升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,引入社会监督机制,增强参保人的维权意识,倒逼药店在危机中努力修炼内功,不再为绳头小利铤而走险,一些医保定点零售药店“坐地起价”的行为就会销声匿迹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【台海网报料渠道】

邮箱:taihainet@163.com

报料、登报、维权、内容合作专线

本文分类:实时讯息

本文标签:

浏览次数:0 次浏览

发布日期:2025-07-08 08:34:00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okerxl.cn/news/r6M3rKbmwl.html

上一篇 > 郑州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补助开始申报 最高补助50万元

下一篇 > 注意啦!中考成绩今日发布